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杀神不如兵仙,但都不如王翦

杀神不如兵仙,但都不如王翦-第1张-游戏资讯-龙启科技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一流的战将,又被称为杀神。而韩信呢?人称:兵仙,另外萧何称赞他国士无双他其实是超一流的统帅。一将一帅。两人级别不同。

这么说肯定有人不服气,凭啥说白起不行?下面我从战略、带兵、后勤、战术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保准让你觉得言之有物。

一、韩信是战略大师而白起只具备战略眼光

1、将领和统帅的区别

将领和统帅的最大的区别是将领只需要对一场战争负责,而统帅,则还需要规划战略。

刘邦当年形容萧何的一句话,来形容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其实很恰当:

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打猎时,猎人指挥猎狗的行动,要求他们向哪里扑去,这是战略规划;当猎狗,完成主人的攻击任务,这是战术。

楚汉争霸,项羽几乎一次都没输过,战术上场场都赢,甚至上演过彭城大战三万破五十万的神话。但只在垓下输了一场,就输了全部。为什么?因为项羽输在了韩信给刘邦制定的战略上!从项羽纵火烧了咸阳,杀了嘲笑他的书生,离开关中那一刻起,项羽就注定不可能赢。

2、韩信为刘邦规划了争霸天下的大战略

为什么说韩信是一流统帅?因为韩信首先是一个战略大师。韩信在被萧何追回汉营,刘邦拜其为大将后,他给刘邦规划的大战略是:北上占据关中,将关中、蜀地连成一片,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几个方面

1)地利:关中+巴蜀,就是中国地形上的第二阶梯,居高俯视第三阶梯的六国。战争优势,不在于你能打胜多少仗,而在于你能扛得住多少失败。

关中之地,就有这样的优势。关中为四塞之地。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关中政权只要守住了这四大秦关就能立于不败,甚至主要是南面的武关和东面的函谷关。

前秦的苻坚政权就是这个套路,前秦可以休养生息七八年,坐看其他北方政权打生打死。

如果这么说不直观,看看函谷关地形就一目了然,六国无数次进攻秦国,几乎次次都是打到函谷关为止,为啥?往上攻太难了。大秦帝国拍了很多集,但这个函谷关地形没有很好展现出来。下面这个模型比较直观,你怎么往上打?打不上去怎么攻占关中平原?

2)粮食和人口

巴蜀平原和关中平原,是秦国的稳定的粮食基地。特别是都江堰和郑国渠的建成,更是如虎添翼。而战国末期到秦朝以来,关中和蜀地人口一直是没受过什么大的战争消耗。是保持稳定的。不像六国被灭杀随后连年反秦大战而人口减少。

考虑上述因素,关中+蜀地是争霸的最佳基地。其实直到唐中叶之前,历史都是重复,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也要拿下关中,就是这个道理。你对比一下后面的几次前秦对前燕、李唐对窦建德;其实都是先占据这个根据地,然后居高临下,平推其他地区。

而韩信不只提出了关中大战略,还分析了双方领导性格、大义、战略、民心等几个敌我双方的特点,难怪刘邦听了大喜,其经典程度超出隆中对:

1、项羽为人,只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但不舍得给属下爵位和封地。

2、项羽不占关中而占彭城,没有战略眼光

3、项羽军队残暴虐民,老百姓不待见他。

4、项羽赶走义帝,分封不均,诸侯不满意。

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

从人、地、民心、大义几个方面,将项羽分析得明明白白。

同时韩信不但是战略人才,还是战术人才,他除了指出刘邦的下一步战略——占领关中:居高临下,俯视中原,还指出下一步战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后面刘邦就是靠着他的战术,偷出陈仓,占领关中,在地形上完成自保,和当年的强秦一样,项羽在楚汉争霸中最接近胜利的一次也只打到荥阳(洛阳附近)一带。根本无力破关而入。刘邦立于不败之地,靠着关中源源不断的兵源、粮草和项羽打起了消耗战。

2、白起时代,大战略是由丞相和君主制定的

而白起时代,白起只是一员战将。是秦王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剑,但从来不是挥剑的手。谁是挥剑的手呢?是张仪、是范睢。秦国当时战略是丞相张仪先规划了——连横,随后的丞相范睢规划的——远交近攻,这两个大战略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要秦国分化六国,只是根据秦国的国力不同,内容稍有不同。

白起时代,秦国和遥远的齐国、燕国交好,攻打近处的韩国、赵国、楚国。有人也许会说:那是秦国传统,由丞相或国君制定战略,而战将只能执行。所以不是白起没有战略能力,而是秦国不给白起机会,

其实白起也可以规划战略啊。他还有一位老上级,就是靠着战略眼光过人,愣是说服了战国最佳辩手张仪,给秦国大战略转了型,他就是司马错。

当年张仪当相国,劝秦惠文王伐韩。而司马错则坚持要求伐蜀,有什么好处呢:

1、攻打韩国,目标太大,将导致诸侯联合对抗秦国,秦国暂时不具备打赢诸侯联合的能力。

2、攻打蜀国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

3、蜀国内乱,容易攻取。且蜀国当时为蛮夷之地,各国普遍不重视,没人会干涉。

这些理由摆出来,张仪哑口无言。司马错顺利攻下蜀国后,秦国得到了广袤的成都平原的人、粮草,以及攻击楚国的有利地势。真正具备了争霸天下的实力。这就是战略大师啊。

白起其实是有战略眼光的,他在长平之战灭掉40万赵军后,急着攻灭赵国,就是要利用赵国虚弱打开灭国的缺口,开启秦国灭六国之路。但被范睢驳回了。白起没有有力的理由说服秦昭襄王,同时,也证明在秦王和范睢等人眼中,白起也只是战将。而在战略上,他还没有树立起令人信服的威信和业绩。

所以,韩信是战略大师,而白起,具备一定战略眼光,但没有留下经典战略案例。

具体到战术上,两人各有所长。韩信擅长运动战,喜欢通过运动战歼灭对手,少见其攻坚城。而白起则擅长攻坚战和歼灭战。从效果上来看,白起的歼灭战效果更好,毕竟战国死的一半人都是杀神白起所灭。战术这里暂时不展开,我会在下两个主题中分别说到二人特色。

二、带兵能力

现在最流行一句话,你不要觉得你很牛,其实是你依靠的平台牛,离了平台你啥都不是。

这句话有点夸张了,但足以形容白起和韩信的情况。

1、白起受益于秦国制度这个平台,也离不开平台

白起,依托秦国的制度,依靠秦国的平台,秦兵骁勇善战更多是秦国鼓励战功的后果,这是所有秦将享受的福利,但白起由于有了百战百胜的业绩,秦兵都更愿意在他麾下作战。所以白起是一代名将。而秦国并不是没了白起就不行,随后的王翦、蒙恬、李信等等名将照样灭六国。所以,在白起的年代,平台比个人能力更重要一些。

2、韩信起步于平台,但又不依赖于平台

韩信则不然,韩信一开始没有背景,他是从一个连级干部被提拔为大将。士兵也是汉王的,可以说平台是汉王给他搭建的。但韩信有了平台后就一飞冲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练兵的能力堪称惊人。历史上刘邦一被项羽杀得丢盔卸甲就来韩信这里抢人,史书记载可见的就2次:第一次是韩信被刘邦派出独当一面,他一战灭魏,再战灭代。将手下打造成一支精兵。结果被汉王收走他的精兵,送到荥阳去和项羽消耗。

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第二次是韩信利用手里的商贩、市民匆匆组成的军队,通过传奇式的井陉之战——背水一战,破赵国,随后定燕国。结果,这头刚胜利,刘邦再一次被项羽打得哇哇叫,偷着跑到韩信张耳这里,抢了他俩的兵权,夺了二人的军队。

楚又复急围之。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从这两处例子可以看出,韩信带兵绝对有一套:靠着未经训练的弱兵就能驱使他们打以少胜多的狠仗,而经过几次战斗后,这些弱兵也变为了精兵,被刘邦拿来和项羽对决而不落下风。

随后的攻齐之战前,又一次精兵给刘邦,自己练好新兵上阵。数万人破20万龙且楚国大军。这就是人的能力不依托于平台,体制和平台只是为其服务罢了。

现代的任正非前副手李一男就是一个同样的例子,他被任正非发掘出来,后面自己单干,打出一片天空,随后入狱,再次出狱,仍然搞出了小牛电动车。可以说,牛人到哪都是牛人,只要给他一点阳光,他总会灿烂起来。连某女星宣称的:我从不依靠豪门,因为我就是豪门。从某种意义上说,何尝不是人家能力的体现呢?而好多自以为牛人的人,离开自己赖以成名的平台,刚开始还有些声音,后面渐渐寂静无声,不正说明他还是依靠平台吗?

两人互换一下,我相信韩信仍然可以从秦国体制中脱颖而出,而白起也照旧会是汉朝的大将,但可能也止于曹参之上,达不到汉初三杰(均为战略大师)的水平了。

三、打仗就是打后勤

结婚之后才知道,一个家庭,吃喝拉撒才是最主要的。要保证老婆孩子吃好喝好。而一个军队,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后勤至关重要。

两军对阵,表面上是两支军队在斗法,其实背后是两个国家在比拼综合实力,再拼谁的后勤供给更有保障。很多部队守不住,不是因为他主将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不能再守了。粮食快吃完了,只能火急火燎地找敌人决战,达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的。

1、秦国的后勤堪称变态级,秒杀六国,给了白起极大的支撑

白起作为名将,对后勤很重视。但他基本上不用操什么心,只需要保证粮道即可。实在是秦国的后勤体制太强悍了。依托着秦国的体制,秦军后勤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首先,关中和巴蜀平原土地肥沃,有充足的粮食产出;其次,秦自商鞅变法以来,鼓励耕种,粮食储备丰富;三、秦人非常重视交通运输工具和道路建设,当时战国后期,秦国水陆路运输设施完备。

“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敷虽多,不费汗马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扦关。”——《战国策·楚策》

陆路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独轮车等运输车辆。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记载秦曾经一次性给楚5万石粮草,大概率走得水路,但即使走得是陆路,按汉制一车25石来计算,秦人一次组织了2500辆运输车,相当厉害。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这种强大的运输能力,都让人震惊。而从秦朝统一后建设的驰道和直道来看,秦人一直善于建设交通道路。

2、秦国将领一向喜欢用后勤压制对手

从王翦的灭楚之战可以看出,王翦可以率领60万大军啥也不干扎营吃喝1年之久。这是多么强的后勤保证能力和国力才能做到啊。最后终于项燕熬不住了开始主动出击。这就是秦国将领用后勤压制,调动对手的最显著案例。

所以白起带兵时由于兵源+粮草供给源源不绝,他只需要考虑保护后勤供给线即可。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长平之战,双方对耗阶段。秦军可以通过河水源源不断输送给养。而赵军则国力贫乏,无法跟上消耗。在白起将赵括围在河谷里后,秦王果断下令全国(一说为河内)15岁以上男丁全部到战场参与围困。这就是体制的力量。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2、韩信是后勤大师

为啥这么说?韩信就是做后勤起家的,刘邦给他的第一个高级职位就是治粟都尉。这个是给他单独设的。他也是靠着后勤管理出色才落入萧何眼中的。

第一件事,处理了粮草的腐坏发霉问题,古代的时候粮食,特别是军中的存粮老是有粮草腐烂的情况,这个情况让萧何头痛不已,韩信见此提出了前入后出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后勤上的大问题。

第二件事情,韩信解决了后勤中的记账问题,以前的时候都是用的流水账来记录军需物资的,这种方法非常笨拙耗时,而且容易出错,韩信提出了规划分批记录,结果效率大为改变,让萧何再次刮目相看。

萧何本身就是后勤大师级人物,只有看到同样后勤能手,才相信这哥们真的有才华。

3、韩信可以因粮于民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楚汉争霸分两个阶段,彭城之战前,刘邦联合各路诸侯,趁着项羽去齐国征伐的时候,抄了他的老窝。而项羽把刘邦打回荥阳后,就陷入了双方的僵持。这时打破僵局的就是韩信和彭越。韩信开辟敌后第二战场,彭越负责干扰项羽的后勤。而萧何的主要粮草供应都是以正面战场的刘邦为优先的。

韩信灭魏、代时应该还有供应,随着他屡屡获胜,战线越拉越长,我相信在灭齐攻楚的过程中,韩信更多的是就食于敌。因为谋士劝龙且坚守时就说,韩信带兵数千里而来,粮草补给不济,我们只要坚守,韩信就会无法久持。侧面说明了韩信后勤困难:几千里的粮道,继续靠着关中粮食不太现实。韩信肯定是直接在当地搞粮食补充。这个其实蛮难的,搞得多了天怒人怨,搞得少了不够吃。还要处理和当地豪强的关系。而他在分析项羽弱点时特意说了不要烧杀抢掠百姓,相信在攻齐过程中处理百姓关系也不错,同时也维持了军队战斗力,不容易。可惜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只能后人推断了。

4、务食于敌,韩信的作战风格适应更弱的后勤

从韩信的作战风格可以看到,韩信喜欢运动战,喜欢示弱,然后诱敌深入再击溃敌人。很少攻坚,为啥?这样解决战斗快啊,更主要的是对后勤压力也小。一战获胜,就可以缴获敌人粮食,因粮于敌。孙子兵法有云: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当年井陉之战时,如果陈余真的听了李左车的计划,坚壁不出,韩信就只能另想办法调动敌人了。

所以,从上述正反对比可以看出,韩信个人的后勤能力无疑是首屈一指的,不管是自身后勤的保障,还是自身的战斗风格,都适应后勤强或弱多种情况,他的适用性更广。而白起,由于秦国体制太强悍,可能无后勤或少后勤情况遇到的较少,也没办法锻炼出这方面能力。

两人进行对决时,如果两人的后勤条件相当,白起可能并不适宜弱后勤,从而很有可能被韩信抓住机会。

四、战术双方都很精彩,白起甚至略胜一筹

1、白起战术出色,尤其善于歼灭战、阵地战

白起可算古代的歼灭战大师。历史上超过他的几乎没有。歼灭战和击溃战不一样。白起能靠着50万左右的兵力,将赵军40万诱入山谷,将一场击溃战愣是打成了歼灭战。可以说指挥水平出神入化。他三次重要战役,打废了六国中的四国:

伊阙之战,以少胜多,斩韩国与魏国24万人,消灭了两国有生力量,此后两国畏秦如虎。

攻楚之战,灭国都,烧祖坟,打怕了楚人,也打掉了楚国的信心。

长平之战,灭赵国倾国之兵,彻底扫除了赵国的威胁。

可以说,白起这三场重要战役,扫平了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派别的秦国将领,是无法像白起打得这么出色的。彻底打出了杀神、人屠的威名,白起是阵地战、歼灭战大师。

2、韩信也不逞多让,更擅长运动战,突袭战

韩信风格更加灵活多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袭关中,渡黄河灭魏,背水一战灭赵,水淹龙且灭齐,都是经典之作。常常出人意料,将置之死地而后生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毋庸讳言,韩信早期刚掌兵时也不那么神,关中废丘灭章邯,拖了好久,这算实习期,可以理解;而垓下五十多万大军十面埋伏灭楚霸王,稍显拖泥带水,但我们完全理解,毕竟一方面韩信从来没有统辖过的三方人马大杂烩,另一方面是对手是独一无二的项羽。

整体来说,我认为二者战术上打平。歼灭战白起有明显优势。

3、战术之王毫无疑问属于西楚霸王,他最终死于三方联合

但两人论战术其实都不是最牛的,战术之王毫无疑问属于西楚霸王项羽。

楚汉相争到最后对峙阶段,刘邦因为有关中等大后方,粮草供应、装备辎重、后勤补给靠萧何,兵员补充靠韩信,所以刘邦可以耗得起。表面上,项羽是自刎于乌江,实际上项羽是被刘邦顶在前面当肉盾、韩信、英布在他后方攻城掠地、彭越负责掐断粮道,几方配合默契活活耗死的。

设身处地想一想,粮道被切断,导致楚军粮草物质得不到补给,前面刘邦坚壁不出耍流氓,打又打不了。后面韩信彭越在后方捣乱。西楚霸王能赢才怪。

在战术上,我一直认为:无论是韩信还是白起,正面战场都搞不过项羽,他是个无解的存在,只能靠人海+后勤消耗,慢慢耗死。

但再牛的战术也只是战术,和战略没办法相提并论。就像毛主席制定了先拿下东北,再居高临下,入关从北到南解决战斗的大战略。而林、彭、粟等人分块具体战术执行。他们的优秀只是加快了整个过程而已。

四、总结

打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为统帅,需要考虑战略、战术、士兵、后勤等等要素。而韩信不仅善于作战指导,还精于战略策划、部署、后勤。在战略、练兵、后勤三个方面相比白起有明显的优势,战术上也是一流的水平。没有明显的短板。所以,才会被后人称为兵仙,国士无双。所以,《汉书·艺文志》把他归人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而白起具备一定战略眼光,战术一流,带兵不错,后勤无验证。所以,他是一流名将而不是一个一流统帅。至于项羽,战术、士兵都是超一流。但战略和后勤的水平太差了二三流的水平。优势与短板都明显。

白起韩信二人相遇,如果兵将后勤水平相当,我认为韩信会通过大战略压制对手,并在战术中通过运动战不断调动对手,并打击对手后勤,最终获胜。

单纯讨论谁更厉害没有意义,我还是觉得,要在讨论后有所收获:

1、真正的天才,可以借平台起,但不受制于平台。而如果你不是天才,就找一个好平台依靠或者找一个真正的天才跟随即可。这也是猪站在风口上也能飞的原因。而我们普通人,如果能认准某些天才,跟随他的战略也能喝到粥。

2、真正的统帅,往往不但考虑某场战争,而要通盘考虑战略。如果战略正确,战术上无疑事半功倍,甚至轻轻松松就能平推天下。这也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真谛。

3、两位无敌战神,最终都在战场以外地方折戟沉沙,这是我下一篇文章的内容,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有时会做人比能力强还重要。

两人的结局对比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太史公司马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西汉立国后,因功受封楚王的韩信居功自傲,不知收敛,被气坏了的刘邦便设计把他抓回长安,还将其爵位贬为淮阴侯。

然而韩信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怨气冲天,觉得谁都对不起他。尤其是对刘邦,动不动就冷嘲热讽。

一天刘邦跟韩信聊天,问他:你觉得凭我老刘的本事,可以统率多少人马?韩信拿大白眼珠子斜棱了一下自家皇帝,然后颇为不屑的给出了答案:撑死10万,再多你就得拉胯。

刘邦有点不高兴了:那你小韩能带多少?

韩信可不管大老板心情好不好,傲娇的一仰脖:你给多少咱就能带多少,要是有一个拉了胯,我就跟你姓!

这就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当然是被小小的演绎了一下的版本,但我觉得这样才符合韩信的性格。至于太史公在故事的末尾又添了几笔,说刘邦质问韩信,你这么能咋还被我老刘逮了?韩信答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我倒觉得跟前边的语境完全不符,有狗尾续貂之嫌。

毕竟韩信要是那么会找补、马屁拍得那么香,又何至于后来惨死于妇人之手?

都说刘邦杀功臣,其实这事挺冤枉的。老刘看似宰了一地的人,但这些倒霉鬼中的大多数自有取死之道,也很难算得上是真正的功臣。而且即便是对这些异姓王,刘邦也并非一定要斩尽杀绝。比如像赵王张敖就因为是老友之子、自家女婿的情分被赦免了罪过,仅是贬爵宣平侯而已;长沙王吴芮得了张良的忠告,哪怕刀架脖子上也死活不反,最终刘邦也没拿他怎么样。

西汉开国后,刘邦为遍赏功臣曾封侯143人,但其中大多数都是为了维护稳定和安抚人心所设。而且刘邦也挺念旧情的,像是本为沛县一名小卒的秋彭祖,就因为在刘邦起兵时第一个打开了城门,哪怕在此后再未立寸功(一直负责给刘太公端茶倒水),最后也捞到个戴侯的爵位。

至于真正追随他打天下的核心班底,如萧何、张良、曹参、陈平、灌婴、周勃、樊哙等,刘邦更是给予了最优厚的封赏,使其富贵不穷并荫及子孙。

唯一的例外,就是韩信。而且亏得韩信摊上的是刘邦这样的主子,要是换个姓杨的、姓朱的或是姓爱的,没准他的脑袋早被砍掉多少回了。

刘邦一辈子最信任的,就是他当年混社会时结交的一帮小兄弟,即所谓的丰沛乡党。而曹参在其中才能不及萧何,勇武不如樊哙,亲厚不如卢绾,风头还经常被周勃、王陵等人所掩。但在刘邦心目中,要论到老实可靠,谁都不如曹参。

像曹参这样替刘邦打天下时悍不畏死,“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天下太平后当了宰相还能“萧规曹随”的人,还有什么不让人放心的?

所以曹参名为副将,实为监军,否则刘邦凭啥放心的将大半精锐汉军交给韩信使唤?

后来刘邦遍赏功臣时,萧何功居第一,曹参排名第二,而他的老上司韩信仅排名第二十一。可见韩信在老刘的心目中,其实就是个工具人的角色,真正跟他贴心的还是曹参,或者说是他的丰沛乡党。

这是韩信天生的悲剧,但却并非他落得个被诛灭三族下场的本因。

02

韩信的军事天才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是在楚汉争霸这场西汉立国之战中,韩信爆发出了卓越的统帅才能——先定魏,再破代,此后又灭赵、降燕、亡齐,最后与刘邦合兵在垓下全歼楚军。而且在此期间韩信还有奇谋妙算不断,如一战定三秦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如在井陉之战中拔帜易帜、背水一战,如在潍水之战中以水为兵、半渡而击,再如垓下之战中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样经典的战例哪怕过了两千年之后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高山仰止。可以说单凭自己的本事,十个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可是在有了“汉初三杰”的辅佐之后,这位汉太祖问鼎天下几乎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尤其是韩信在其中的作用更是无可取代,像是堪称历代帝王中军略无双的唐太宗李世民,就认为若无韩信,刘邦就啥也不是:

“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帝范·求贤第三》)

李大帝的观点虽为人所喜闻乐见,但显然是有点偏颇了,起码对于刘邦来说是不公平的。

只需粗略的复盘一下楚汉之战,我们就可以清晰的发现汉军的基本战略思路就是维持内外两条战线——内线以刘邦为主负责吸引项羽主力的视线,而外线的韩信则趁机大肆攻城略地。用接地气的话说就是刘邦负责当肉盾拉仇恨,韩信则只管输出偷塔……

事实证明,这是个正确的战略,没准还是唯一正确的那个。

要论打仗,刘邦肯定不如韩信,也不是项羽的对手。那要是把汉军内外两线的主帅对调一下,结果又会怎样?

项羽在政治上的智商,可能还没韩信高明,比起战略上的大局观差距也非常明显。但不得不承认,项羽的战场直觉、战术指挥以及临机应变能力,其实并不比韩信差,而且单论杀敌破阵的勇武之力,韩信更是只有被秒杀的份儿。因此要是拿韩信硬刚项羽、非得在战场上较个真章,胜负还真不好说,最大的可能要么是相持不下,要么就是两败俱伤。

那么让刘邦去对阵魏豹、李左车、陈馀、田广,就一定能打赢?答案可能还是否定的,结果很可能是菜鸟互啄,打成一团浆糊。

与其内外两线都没把握,那还不如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让韩信去欺负一群弱鸡,而刘邦这个“下驷”则顶着一张嘲讽脸去给项羽送菜。

反正刘邦跟谁打都不好赢,况且项羽一瞅见这货就上头,拿老刘去拉仇恨正好废物利用……呃,应该说是恰如其分。

于是我们就看见这样颇具喜剧效果的一幕——一边是韩信在一路撵着魏代赵燕齐等六国余孽的屁股穷追猛打,一边是项羽在轻描淡写间就屡屡将刘邦打成狗。要不是有张良陈平之流拼命出谋划策,更有萧何躲在大后方玩命的加血补奶,老刘可能早就完蛋了。

即便如此,刘邦也惨到了连老爹老婆都被抓了俘虏,亲生儿女都被当做累赘踹下逃亡的马车的地步。不过他有多倒霉,韩信那边就有多得意,尽管刘邦也很清楚不管输赢韩信都是替他打工的,还得强作笑脸予以表彰赏赐,但心里边能不窝火吗?

火总有憋不住的时候。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在荥阳又被项羽胖揍了一顿,然后逃到成皋(今河南荥阳境内),结果又被包围。老刘坐困孤城感觉非常的空虚寂寞冷,结果呼朋唤友了半天,连离得最近的韩信都不搭理他。于是他就怒了,拉上夏侯婴偷渡黄河,一口气跑到修武(今河南焦作),然后自称汉使混进了韩信的军营,直接夺取了兵权:

“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但这只是刘邦气急败坏下的一时任性之举,事后又很快将兵权还给了韩信。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依然不足以成为后来韩信必死的理由。

等到韩信在外线将六国余孽一扫而光,完成了战略上对楚国侧翼的大包围之后,也不知道是志得意满下有点飘了,还是被人怂恿后脑子进水了,居然上书要求刘邦封他为王:

“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当时刘邦又在习惯性的被项羽按住猛揍,而且还是在老地方荥阳,仍在望眼欲穿的等着哪个小弟来救驾。结果救兵没等来,却等来了韩信近乎要挟式的请封文书——试问老刘会怎么想?

当然是新仇旧恨集于一身,气得跳脚破口大骂。

幸亏此时老刘被张良或陈平踹了一脚,提醒他韩信这货现在没人惹得起,要是把他逼反了,那您老可要前功尽弃喽,之前的揍算是白挨了……

刘邦最大的好处就是听劝,于是便封韩信为齐王。而后者也颇为感激,面对楚军劝其叛离或自立的说客,立场颇为坚挺。

但他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却早就跟坚挺二字无缘了。

03

刘邦在与项羽决裂后,面对汉弱楚强的局面,他为逆转大局而采取的一记妙招,就是挖墙脚。

于是乎当年被项羽分封为王的十八路诸侯中,张耳、英布、吴芮、臧荼先后跳槽,而像彭越、韩(王)信这样地位较为独立的实力派也被刘邦招入麾下,再加上韩信,组成了汉初的七大异姓王。

毕竟刘邦不是能让人“纳头便拜”的宋公明哥哥,想要拉人家效忠肯定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封王。在老刘被项羽撵着打时,这样的代价对他来说可以是无所谓的,可是当刘邦成为天下至尊之后,这几个近乎独立于大汉朝之外的异姓王,就成了扎在他心底最深处的七根刺。

刘邦虽然是个老泼皮,但也并非毫无底线。所以尽管他做梦都想早点拔刺,但也没有不顾一切的不问而诛,而是挖好几个大坑,然后守株待兔等人来踩——具体套路就是先散布某异姓王要造反的消息,然后如果这家伙果然反了,那就出兵讨伐;如果不反,那就放过。

结果就是赵王张敖没反,但他的国相贯高倒是反了,于是刘邦念在故友(张耳)、翁婿(尚鲁元公主)的情分将其贬为宣平侯;然后臧荼反,被斩杀;彭越不敢朝见,被废为平民,后为吕雉所杀;英布造反,兵败后被百姓所杀;韩王信叛汉投匈,后被汉将柴武斩杀。

长沙王吴芮无论老刘怎么勾搭都不反,那也只好任由他继续称王下去。这倒好办,难办的是被改封为楚王的韩信,该怎么处理?

相比于其他六王,韩信称得上是功勋卓著——刘邦能打下大汉江山、南面称尊,起码有一半的功劳得算在这位楚王的头上。故此,甭管刘邦对于韩信是如何的猜忌和恼火,但相较于臧荼、英布之流终究还是有很深的情分,哪是说砍死就能砍死的?

更重要的是,刘邦想砍死韩信,也得有那个本事不是?

于是老谋深算的陈平给刘邦献计,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韩信。话说此时君臣之间的关系虽以图穷匕见,但此前面对蒯通、钟离眛等人的策反,韩信都站稳了立场,始终未反,对此刘邦也是很清楚的。因此此时只要韩信识时务、果断认怂,那么刘邦也不至于非得要把他怎么样。

可韩信呢?刀都架到脖子上了,他居然还有心情吐槽,而且继续保持一贯风格,句句话直捅刘邦的肺管子: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也就是刘邦脸皮厚,可以假装没听着。要是换个皇帝,就凭这几句话就足以将韩信千刀万剐了。

被刘邦逮回长安后,韩信贬为淮阴侯,还享受到了“监视居住”的待遇。哪怕倒霉到这种地步了,韩信依然鼻孔朝天、目中无人。比如他经常不给刘邦面子,拒绝打卡上班,还动不动就牢骚连篇,说老刘恩将仇报。而他本就在朝中没几个朋友,还经常瞧不起像周勃、灌婴这样皇帝的心腹、乡党,说些羞与其同列之类的怪话。

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后者非常重视而且执礼甚恭,无论迎送都行跪拜大礼。结果韩信如何?居然一脸嫌弃的吐槽说,我这一生混得太失败了,居然到了跟樊哙这种货色为伍的地步。

说到樊哙,人们最熟悉的场景就是在鸿门宴上为救刘邦,手持剑盾硬刚项羽的事迹。实际上樊哙并非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那类只会逞匹夫之勇的脸谱化人物,他不但背景深厚(跟刘邦是发小,还娶了吕雉的妹妹为妻),而且性情沉稳,颇有谋略,故此在西汉立国后不但当过大将军,还曾任职左丞相。

这样的人物,连陈平都不敢惹,即便手持刘邦亲笔御书的处决令也只敢抓、不敢杀。可韩信说得罪就给得罪了,丝毫不放在心上。

如果这样都能不死,那才是天理难容。

汉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因陈豨造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此时长安城中流传起韩信欲与陈豨勾结起事的传闻,于是吕雉召萧何献计,将韩信诱捕并斩杀于长乐宫。

一代战神、兵仙,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在了他唯一的知己和妇人之手。

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大肆渲染韩信与陈豨勾结谋反之事,反正我是不信的。我们可以怀疑韩信的情商,但千万不要质疑他的智商。

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跟军略沾边,韩信可能说话不好听、处置不计后果,但绝对算无遗策。造反这码事,肯定少不了要用到刀兵,韩信无论在战略大局的眼光上,还是战术布置的细节上,都能将刘邦、吕雉、萧何、陈平等人甩出八条街,又怎么可能屡屡被算计、吃瘪?

如果韩信要造反,最好的时机就是在他向刘邦寻求封王的时刻。当时韩信横扫北方,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别说封个王了,哪怕他悍然自立,刘邦也毫无办法。毕竟若是韩项合流,要灭掉刘邦还不跟玩儿似的?

就算韩信不跟任何一方合伙,反而要跟刘项一打二,其实赢面也很大。毕竟刘项互殴已经打得精疲力竭,若遭以逸待劳的韩信大军反戈一击,没准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韩信若是当了皇帝,可能连项羽都不如,但千万不要怀疑他打天下的本事。

即便是韩信当楚王时,也是有兵有粮有地盘。更重要的是凭着百战不殆的名声,只要他振臂一呼,估计那些心里都在打着自己小算盘的异姓王们都不能消停。所以那时候韩信若是反了,刚刚立国的大汉朝没准就得即时倾覆,对此,刘邦也是认同的:

“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坐拥天下近半精兵时没反,身为一方土皇帝时也不反,凭啥沦为阶下之囚、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时反倒要反了?若是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韩信的“兵仙”之名何以成立?

虽然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过于浓妆艳抹了,反倒无处不透出一个“假”字。

因此在史书中,自打西汉立国后韩信的智商就直线下降,不是今天被这个忽悠,就是明天被那个算计,只能说明两件事——要么史书是骗人的,要么韩信压根就没想过要反。

既然不打算造反,那就与兵事无关。而战场之外的韩信无论做出何种蠢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04

像臧荼、彭越、英布这样的“中间势力”,在哪朝哪代落得个遭清算的下场,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七大异姓王中唯一特殊的就是韩信。因为他跟刘邦本有君臣之分属,却在大老板最艰难的时候,以近乎要挟的方式非要与其平起平坐(韩信求封齐王时,刘邦还只是个汉王),这就成了后人指责韩信“心怀野望”的证据。当然杀了韩信的刘邦(虽然是借助老婆之手)也没落到好——其实老刘对追随他打天下的老兄弟挺好,却因此得了个“滥杀功臣”的骂名。

对于这个双输的结果,我以为韩信要承担主要的责任,当然他也是自有苦衷。

首先,韩信在刘邦阵营中的地位就一直很尴尬。

刘邦起家的核心班底,无一例外都是他的沛丰乡党,比如萧何、曹参、樊哙、卢绾、王陵、周勃等等。这些人无论才能如何,都始终对老刘忠心耿耿,也是后者最信任的群体——除了因为家庭矛盾曾对樊哙起过杀心,刘邦跟他的老乡们算是有始有终,君臣关系十分和谐。

当然,刘邦的老班底除了老乡外,还是有几个外人的,比如张良,比如陈平,比如韩信。

张良是韩国贵族,祖上出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陈平是阳武(今河南原阳)人,阳武在战国时先属韩,后被魏国所占,所以他和张良一样,跟先属宋后归楚的那帮丰沛人完全扯不上关系。可韩信就不一样了,淮阴虽然距离丰沛有好几百里地,可非但在战国时期同属楚地,到了秦朝还都归一个泗水郡管。所以要是非得将韩信说成是刘邦的老乡,其实也是说得过去的,而且估计后者还会挺乐意。

从这个角度看,韩信算是内人中的外人、外人中的内人。看似被夹在中间两头不靠,但其实有着更大的操作空间,如果经营得当,他完全可以左右逢源,历史上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可偏偏,处理人际关系是韩信最大的短板。再加上功高遭嫉,韩信最后混得两边不是人,我估计连刘邦都不好意思在他面前自称“孤家寡人”。

唯一算是朋友的萧何,还把他往死里坑。

其次,韩信的身份在刘邦阵营中也很尴尬。

关于韩信的身世,史书中语焉不详,但隐隐透露着他出身平民的意思,但要细究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门道: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一个布衣,却没有任何谋生手段、啥活儿都干不了,只能靠蹭吃蹭喝过活,这样的人在秦汉时期只可能有两种身份——要么像韩信的大老板刘邦一样是个泼皮混混,要么就是个落魄的贵族。而前者显然不可能,毕竟当混子的基本素质就是厚脸皮,怎么会遭人嫌弃一下就连长期饭票都不好意思要了?

脸皮这么薄的韩信要是敢自称混子,信不信泼皮老祖宗刘邦会气得七窍生烟,早就一刀把这货砍了。

其实类似的暗示在史书中比比皆是。比如韩信遭胯下之辱时,被嘲讽“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后来韩信投军时,也是“杖剑从之”——在当时可以随身佩剑而且不事生产的,只有贵族,哪怕是落魄的贵族也是如此。再如韩信丢了亭长家的长期饭票后,自己钓鱼充饥,幸有个好心的“漂母”对他定时投喂。感激不尽的韩信吹牛X说以后发达了定会报答老人家,结果漂母不屑答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引用同上)

看到没,漂母称韩信为“王孙”——《史记索隐》对此的解释是“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

后人其实也对韩信的布衣身份普遍持怀疑态度。像是清人赵翼在点评汉初名臣时,无论“最贵”还是“白徒”中,都找不到韩信的名字: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廿二史札记·卷二·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所以说韩信很可能是因秦灭六国而破家亡国的勋贵之后。只不过跟两千年后的那些连肚子都填不饱也得提笼遛鸟的八旗子弟有些相似的是,韩信不肯找个正经营生过活,走到哪里都得佩把破剑,反正时刻都得端着个“爷”的架子。

没错,尽管忍受过胯下之辱,但韩信始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这是一个贵族的基本修养,同时也是他跟刘邦这个“布衣天子”,以及其麾下那些出身丰沛的“布衣将相”最大的区别。

同样出身贵族的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后避世不出?除了保身避祸外,恐怕另一种可能就是刘邦那个乱七八糟、充满着浓重“乡土气息”的朝堂,让天生贵胄的张子房同学忍不住脑壳疼……

那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韩信可能没张良感触那么深刻,但他显然也受不了刘邦君臣间那种过于“活泼”的气氛。要么每每格格不入,要么就是看不起这个、“耻于同列”那个,连对刘邦也是动不动就直怼肺管子。

其实到后来连刘邦自己都受不了了,下令叔孙通“治礼”。等到那帮老兄弟再上朝时“莫不振恐肃敬”,这才爽得不行,直呼“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跟张良这样真正的贵族、张苍这样真正的学者,韩信交往不来;像樊哙、周勃、灌婴这样的“白徒”,韩信又瞧不起。也唯有萧何这样有一定的身份,又知书达理的人物,才能让韩信产生亲近和结交之心。

白起,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将星之一。据梁启超估计,战国几百年战死200万人,白起就贡献了一半。这么一个杀星,最后却没有死在战场,而是被自己的老东家秦昭襄王赐死,是秦昭襄王老糊涂了吗?仔细研究资治通鉴史记记录,你会发现,你当秦王你也会杀白起,白起必须死,让我带你深度解读白起之死。

1、白起是那个时代最锋利的绝世凶兵

研究白起会发现,他和其他名将一样的战无不胜。不一样的是,他特别擅长打歼灭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长平之战,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从上面史记简单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武安君所到之处,除了战无不胜之外,就是杀人不留情。秦军之所以被称为虎狼之师,白起贡献不小。所以,长平之战前,上党的百姓都不愿意投降秦国,宁愿投靠赵国,除了秦国法令严苛外,怕被秦虎狼之师的名声吓坏了。

但白起这样的做派,正好符合了秦国利益:最大程度上给六国放血,摧毁六国战争潜力:

伊阙之战,韩、魏的有生力量被消灭殆尽,一代精兵魏武卒彻底葬送。

几次伐楚之战,楚国被打得国都都没了,彻底丧失曾经霸主的荣光。

陉城之战,韩国被斩首五万之后,只能苟延残喘。

长平之战,赵国被歼灭所有有生力量,一蹶不振。

白起通过三十多年的征战,使秦国疆域扩大到了新的境界,六国在他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所以,白起从踏上历史舞台到长平之战,扮演的角色就是一把“锋刃为天下冠”的绝世凶兵,给六国持续放血。

2、秦昭襄王是个什么人?

秦昭襄王其实是个自卑又渴望得到认可的人。他当了四十年的傀儡大王,秦国在这四十年开疆拓土,战无不胜,可惜朝政一直被宣太后芈八子和以相国魏冉为首的四贵把持着,大家一致把这些归功为宣太后和相国的功劳。白起就是魏冉提拔起来的。直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年近60的秦昭襄王才在范睢的帮助下,罢退四贵,收回芈八子干政权,真真正正当了大王。借用网友评价他的一句话:最有发泄欲望的永远是那些压抑太久的人,最想自我证明的永远是那些曾经说话不管用的人。

所以秦昭襄王是极度渴望建立功勋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的。而范睢不但帮他夺回权位,还献上了远交近攻之策,让他迅速打开了局面。他对范睢是信任的。而白起,是四贵提拔上来的,他是不得不用,但又怀着戒心使用的。

3、割地论——成熟后的赵王反忽悠理论

长平之战后,第二年,白起卷土重来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六国惊骇欲绝。经长平之战后终于成熟起来的赵孝成王,派苏代去当说客反忽悠范睢,这段游说的话简直是值得千古传颂的游说宝典。

苏代先从应候范睢的个人利益说起。再从秦国的战略出发,给出了秦国武力攻伐外的另一个选择:逼六国主动割地。抛开范睢的个人利益不提,这种割地论秦王和范睢都是乐见其成的。为什么?上面第一节说过,白起所过之处基本上寸草不生,杀百姓、灭俘虏。所以百姓很抗拒秦国大军,没有啥喜迎王师的想法,而六国都虎视眈眈,你灭了赵国,国土被其他国家分食,百姓都逃亡到其他国家,秦国出了力,能得到的却不多,而用军事作为威慑,用政治手段逼迫六国和平割让城池,不费刀兵,百姓也不会跑。

这其实是对秦国传统军国主义路线的一次改进建议。秦国历次靠军队占领得到的城池,百姓被白起杀了不少,逃亡也很多,劳师远征,拿下一些空城,还要奖励将士,这生意划不来。而靠着这种和平割让的方式,既不费成本,又得到了实惠,还让六国摘不到桃子,对秦国整体利益是最大化的,这个建议听起来着实不错。

但这种说法动了秦国武将的蛋糕,大家当兵打仗杀人立功受赏,这一整套流程多好,直接割地,这挡了我们财路和官路啊。作为秦国武将的代言人,白起肯定不开心。可架不住秦王和范睢坚持,白起无奈撤兵。白起和范睢秦王之间有了裂痕。

随后秦王和范睢很快被无情打脸了,赵王在经过长平之战后,迅速成熟为一个老油条。这个割地论只是他只当做缓兵之计抛给秦王的诱饵。见秦王上当撤军,找到援军的他立刻反悔。让秦王既丢了战机又没拿到城池,威信大跌。

4、白起之死

面子、里子全丢光的秦昭襄王为了挽回自己的威信,只能再次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这次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一校约为8000人)秦军。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白起说的全对,为何秦王不听?他是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的:你痛快带兵证明你对我忠诚,撑我夺回面子,挽回威信。而你不去,就代表你不想和统治者保持一致。你本来就不是我的人,我在你后台倒台后继续重用你,你回报我的就是在我遇到难关时还拿腔摆调,你在教我做事?同时,白起不仅是代表自己,他还代表了秦国军方。他这种表态,代表了秦国军方对秦王政策的不支持和失望。

秦王只能继续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这句话说出来,一是证明白起政治智慧基本为零;二也是将秦昭襄王逼到了一个很尴尬的角落:攻赵的失败验证了他的错误,他的威信跌落到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而白起公然嘲讽,代表了军方对秦王的不满达到极致。

秦昭襄王毕竟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放下面子,亲自到白起府上拜访白起,请他出山挽回败局。白起不为所动。秦王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举动:他派范睢去请白起。这代表什么呢?代表了秦王认错,承认自己前期的战略失误。派秦王的代表,曾经得罪过你的范睢去,一是去道歉,为之前的战略错误及冒犯请罪;二是请白起开价码,到底怎样你才能同意带兵?这既是秦王最大程度的让步,也是对白起最后一次服从性测试。很遗憾,白起根本不懂这一切政治含义,看到范睢这个老仇家(当然范睢这次可能也没很好执行秦王意图,毕竟是仇家),怒从心起,继续称病不起。这和政治白痴战神韩信嘲笑樊哙“生乃与哙等为伍!”至此,秦王和白起彻底决裂。

走投无路的秦王选择了用另一种极端方式挽回自己的威望——杀掉武安君,震慑秦国武将集团,从而维护自己威望地位。

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5、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白起直到死之前,还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杀,但他好歹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杀了长平赵军四十多万降卒。这一辈子,杀孽太重了。

这把“锋刃为天下冠”的绝代神兵,在流尽六国鲜血后,也终于被摆上了祭坛。

1、善于动脑子的王翦

王翦和其他武将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喜欢动脑子。一般武将信奉能动手就甭吵吵的理念,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少数名将喜欢在打仗时动脑子,其他时候脑子太累就歇着了。而王翦恰恰相反,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信奉能用脑子解决的,尽量别用士兵的生命解决。

当年秦昭襄王给王翦布置了个死亡任务——给相国范睢报仇。范睢的仇家是谁?是魏国的相国魏齐。投靠了秦国死对头赵国平原君门下。这么一个人,你是派大军杀了他?还是派特种部队做了他?好像都要死不少人啊。

长平之战后,王翦向秦昭襄王献计,由秦王修书一封,约平原君来函谷关赴宴。待平原君来时,借机扣留,将其押解至咸阳。再传讯邯郸,称不得魏齐,就不释放平原君。长平之战刚过,赵孝成王正惊魂未定,赶紧派兵围住平原君府,擒拿魏齐。魏齐逃到魏信陵君那里,信陵君不敢收留。魏齐走投无路,拔剑自刎。赵孝成王得魏齐之首,星夜派人送往咸阳,秦王才释放了平原君归赵 。王翦未费秦国一兵一卒而得魏齐之首,解了相国范雎多年的心头之恨。

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应该信奉武力的将军策划的局,这就是王翦的风格。

秦始皇上台后,很信任这个爱动脑子的将军,给了他一个更加烧脑的任务——平定秦始皇弟弟长安君成蟜叛乱。

这是一道送命题啊。成蟜是秦始皇的弟弟,你不去就违背了秦始皇的命令,有白起的先例,不听话就是死;你干掉成蟜,就得罪了秦国王室。回头秦王后悔了你也变不出个活成蟜给他。当然这个活容易干也就不会交给你王翦,谁叫你小子脑子活呢。王翦思来想去,有了主意。他派说客混进叛军,见到了长安君成蟜,递送了劝降书信,情理并用,恩威并施。长安君归降,叛乱平息。没杀成蟜,交给秦始皇自己处理,既完成任务,又两不得罪。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可以明智!历史都是重复的,你遇到的难题,可能前面的学霸已经有了完美答案,你所要做的只是抄抄满分答案,岂不美哉?几十年后,刘邦临死前,听说樊哙要叛乱,立刻命令陈平、周勃马上去宰了樊哙。他俩面对的局面和王翦是不是如出一辙?樊哙可是吕后的妹夫啊。学渣周勃当时就没方向了,学霸陈平不知抄没抄作业,但做法和王翦如出一辙:直接奔中军,假装传旨,见面直接绑了樊哙回长安来复命。是不是同样的味道?同样的配方?所以有空多读历史准没错。

2、如何给秦始皇安全感

秦始皇可能是那个时代最缺乏安全感的人。为啥?他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爱自己的情夫,给他添了两个小弟弟;他的亚父执掌大权,想让他当傀儡;他的六个同行对他羡慕嫉妒恨,天天想他死;连他看个地图,末尾都能蹦出把毒匕首;实在憋屈了,想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居然盲人乐师高渐离也是个刺客;出门旅游散散心吧,路上都能碰到扔铁锤砸你的大力士。对秦始皇来说,这个世界太难了。而面对这样环境的秦始皇,整个人稍显神经质大家都能理解,所以他杀了两个便宜弟弟,逼死了自己的亚父相国,消灭了所有同行;亲手干掉了敢于行刺自己的刺客。

史记中太史公借尉缭的口对他形象的描述很传神:

秦王为人,蜂準,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这么一个难搞的老板,怎么处理和他的关系?

王翦的做法就是给秦王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感觉自己完全掌控了王翦。

1、父子只留一个。

王翦儿子王贲很争气,是军中下一代将星。父子都掌军权,这是很危险的,正常的国君都要猜忌,何况雄才大略秦始皇乎?王翦的应对是父子总是留一个人在大王面前当人质。让大王感觉一切都还在掌控。所以,你看他俩东征西讨,王贲灭魏国,王翦就看家。王翦灭赵国,王贲就看家。王贲灭燕国,王翦又看家。是不是像极了二人转。俩人从来没一起带兵出征过。

2、主动暴露弱点,并让秦王掌控。

攻打楚国前,秦始皇问王翦,要多少人灭楚?老头磕磕烟袋,说要六十万。秦王压住内心的吐槽,又问了问李信,李信说大王给我二十万,我给你灭楚。这次秦王压不住内心的吐槽了,他大笑说:王老将军老了,胆量也不行了。李信我看好你。王翦回头就请假回家了。结果李信先胜后败,大军丧尽灰溜溜的回来。

秦王一看急了,他没有秦昭襄王那么好面子,要相国范睢去找白起谈判。秦王直接跑王翦老家去看望王翦。见面先道歉,面子不值钱。这也是嬴政远远高于历代先王的地方。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

王翦为啥一开始要拒绝?老头一是看秦王态度好,先摆摆姿态,方便后面讨价还价。二是为自己的破楚战略背书。他后面要和楚国僵持一年呢。不提前说好,万一再碰到有人像对李牧一样给他背后捅一刀,岂不是很惨?所以,出兵之前就都考虑好对手的应对并作出相应安排的才是真高手。秦王执意让他出山,王翦趁势谈条件:六十万人,少了不行。太史公这里没说,但肯定也提了要长期对峙,消耗对手。大王到时可别疑心我。把可能的漏洞都堵上。为啥推辞了一次就提条件了?不一直拒绝?你当秦王急了不会宰了你?前辈白起就这么死的啊。这就是老江湖的保命之道:既实现了自己的要求,又不能触犯对方的底线。再和白起与范睢的比比,只能说做人的差距太大了。

秦王答应是答应了,可内心绝对还是不放心的,换你你也不放心,一是国家所有部队都给大将了,回头大将收拾我怎么办?赵匡胤怎么黄袍加身的?二是万一输了,就把积累几百年的家底全输光了。怎么面对列祖列宗?从一个动词可以看出秦王的不安。“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秦王一直送行到灞上还舍不得走,担心啊。

王翦也看出来了。直接放大招——要田地,要宅子!秦王不解,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啥意思?就是说我只是大王手下的将领,也不可能裂地封侯,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这明着告诉大王,我就是个想给孩子攒家业的老头。我孩子都在您手里,你怕啥?秦王大笑放行,两个政治家相互读懂了对方的含义,达成了默契。

王翦的表演还没结束。一路派使者回京要田产。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看看,一下子给子孙挣到了五辈子的家业。这是给秦王看的吗?你要这么理解就错了。和秦王在灞上就达成一致了,聪明的政治家不需要说第二次。这是给秦国上下和自己的手下看得啊。万一老头出发,自己手下有想立从龙之功的,弄件黄袍披上怎么办?万一秦王相信自己,旁边李斯赵高等亲信哪个要害王翦,说王翦有不轨之心怎么办?我要田产要得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王翦就是个要打完这仗就退休的老头,谁也别想害我啊。这是把秦王亲信的嘴堵上,同时熄了自己手下可能有的想法。

3、功成身退及身后评价

灭了楚国,父子封侯,荣耀达到了极点就要及时抽身而退了。王翦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上绝不含糊。本来这里就该结束了,但太史公评价我忍不住吐槽几句。

太史公曰: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

从这个评价可以看出,王翦的政治智慧比太史公高多了。王翦为啥能在始皇帝手下保命?就是靠着谨慎,示弱,给始皇帝安全感。你让他主动插手治国,那是找死!

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这个画面:“大王,我建议你施仁政,修修德行”。你猜秦王会怎么回答?肯定阴恻恻的笑着说:“想不到老将军不但精通兵事,对治国也有自己见解?”

做人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该插手的地方别插手。太史公就是这点看不穿,一个史官跟着掺和军队的事。被抓进去受了腐刑,还是要跟王翦学政治智慧啊。后世多少功高震主的大将,也就郭子仪学了王翦几分真本事,其余都是除了打仗不爱动脑子的,结果无不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