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一部成人向玩具商业片的诞生~聊聊电影《芭比》及配套周边(含剧透)

一部成人向玩具商业片的诞生~聊聊电影《芭比》及配套周边(含剧透)-第1张-游戏资讯-龙启科技

当得知一部专为成年人打造的玩具电影即将上映,作为一个热衷于成人玩具的玩家,我心中交织着期待与疑虑。毕竟,成年后还钟爱玩具的人并不多见,而好莱坞这部大制作的商业大片能够立项,显然是为了吸引更多非玩具爱好者,盈利的算盘打得精明。我带着一丝担忧走进电影院,自嘲可能只是去看美女的吸引力。

观影过程中,我一边观看一边思考,逐渐意识到可能自己对玩具和成年人的关系有所误解。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往往并不准确,我曾以为只有孩子才热爱玩具,但步入青年后的变化并不为人所知。尽管身边不乏玩玩具的成年人,但似乎总被我视为一种“茧房”,是我个人兴趣的特殊选择。在社交场合,我们更常讨论电影、书籍和游戏,对成人玩具的话题往往避而不谈,甚至对那些依旧热衷于18+乐高的朋友,也羞于深入探讨。这种刻板印象让我意识到,玩具与长不大或幼稚的关联很难改变。

接下来是剧透部分:

影片以“小美人鱼”故事的现代版展开,主角芭比生活在理想化的芭比世界,那里的一切都完美无瑕,只为了永远青春的女性角色存在。然而,当芭比面临衰老与身体困扰时,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定位。在与“被玩坏的芭比”相遇后,她意识到需要走出乐园,去现实世界寻找答案。

回归历史,芭比的诞生源于1950年代,美泰的创始人露丝·汉德勒观察到女儿对成人形态的玩偶感兴趣,于是创造了胸部丰满、职业多元的芭比,象征着女性的独立和可能性。影片中,芭比试图寻找那个需要她的小女孩,却遭遇了青春期女孩的尖锐批判,质疑芭比形象对女性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夫人在观影时提到LEGO Friends,感叹乐高的聪明之处。芭比与LEGO Friends的不同,体现了时代背景和价值观的转变。LEGO Friends更贴近现实生活,赋予女孩追求梦想的自由,而非仅仅是社会成功的象征。

电影的转折点,芭比被公司试图回归“原始设定”,而真相揭示,呼唤她的是一个需要慰藉的社畜母亲。这一反转触动了我,也反映出社会对成年人玩具接受度的提升。玩具不仅仅是孩子的玩物,也是成年人应对压力的工具和精神寄托。

观影后,我购买了两款基础的芭比周边,价格适中,作为对电影和品牌的小小支持。尽管市面上有些热销款断货严重,但仍有理智的消费者期待价格回归理性。芭比作为经久不衰的玩具,不仅在历史中留下了印记,也预示着玩具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未来可能的更多可能性。

总结,电影《芭比》不仅是一部玩具电影,更是美泰对芭比品牌形象的现代解读。玩具不再仅仅是孩子的世界,而是跨越年龄界限,成为成年人情感释放和自我认知的媒介。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玩具与成年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和包容,这无疑为玩具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