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方阵的作战阵型

方阵的作战阵型-第1张-游戏资讯-龙启科技

中国军阵出现在距今四千五百年前,反映了古老的“天圆地方”观念。中国远古军阵有圆阵和方阵两种基本阵形,两种阵形也可以随时转化,如文献提到的“化圆为方”、“化方为圆”。相比较而言,方阵是比圆阵更基本的阵式。方阵由军队的直线队列转化而来。在向既定战场开进的途中,军队分为前、中、后三军,分别由太子、王者、庶子统领,三军首尾相接,依次行军,其队形为“一”字形。到达战场后,首先是中军把自己排列成方阵,王者居中。接着前军围绕中军排列成方阵,把中军嵌套在里边。再接着后军围绕前军排列成方阵,把前军和中军嵌套在里面。这就是一个“回”字形军阵。远古中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化的大型国家,全体公民亦农亦兵,古“农”字从曲从辰,“曲”是“直”的反义,“直”是军队列队行军的意思,“曲”是军队暂时解散,军人隐居山野耕种土地的意思。“辰”指时间。“曲”与“辰”联合起来表示“平时务耕,战时出征,寓兵于农”。国家的行政单位本质上就是作战单位,即在基层实行所谓“乡曲”或“部曲”制度。整个国家分成三大军区(兼行政区):东南军区(兼东南行政区)、中央军区(兼中央行政区)和西北军区(兼西北行政区)。这套军国制度远在黄帝之前就有了。中国古代星官体系中的“北极五星”呈现“一字形”排列:东起第一星为“太子”(前军统帅),东起第二星为“帝”(中军统帅兼全军统帅),东起第三星为“庶子”(后军统帅)。二十八星宿体系中的“心三星”也大体呈现“一字形”排列:东起第一星(心宿一)为“太子”,东起第二星为“天王”(相当于“帝”),东起第三星为“庶子”。这就是远古中国行军队形,也是远古中国存在方阵的证据。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了汉字,这使得我们可以知道黄帝时代的军国格局:黄帝嫡长子青阳是前军将领,黄帝打下天下后,青阳的封地在今山东东平(在曲阜附近,古名“铸”),显然他负责东南军区和东南行政区;黄帝庶长子夷鼓是后军将领,他的封地在幽燕地区(今北京地区),显然他负责西北军区和西北行政区。黄帝本人设都在今河南新郑,显然他本人负责中央军区兼统全国。周初的军国格局:周公(代表文王太子)是伐纣之师的前军将领,灭商后就封曲阜,负责东南军区和东南行政区;召公是文王庶长子(据《帝王世纪》)是后军将领,就封幽燕地区,负责西北军区和西北行政区。武王(代表文王)设都河洛地区。黄帝的时代在2300 BC(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根据“岁差”原理,可以用天文学方法回推计算得到“北极五星”命名的年代:2560 BC。这就是中国方阵军队出现的年代。“回”字形方阵就是远古三军排列而成的作战方阵,也是远古军国制度的地理架构,后者是从前者演化而来。“回”字形方阵的实例就是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瑶山墓地:中心方块是红土方(对应“北极五星”中的“帝”星,“帝”星为赤色星),对应“中央”;红土方外围是青(灰)土框,对应“太子”星,也对应“东南方”;青土框外围是黄褐色土框,对应“庶子”星,也对应“西北方”,因为中国西北方正是黄土高原,有许多沙砾,瑶山“回”字形这最外层地面上也布满了砾石,显然是在模拟西北地貌。“回”字形政治地理结构可以从《淮南子·地形训》看到:即第一重“九州”(赤色,居中),第二重“八寅”(第二层),第三重“八弘”(外层);也可以从《山海经》的大地结构安排中看到,或者也可从古文献记载的“五服”制度中窥见到。这种三层结构的“回”字形土台其实就是文献中经常提到的“昆仑台”,它就是“好川文化”墓地中发掘到的“三层台阶形玉片”所模拟的对象,或者是良渚文化玉璧刻图“鸟立祭坛”图中所谓的“祭坛”所代表的事物。

可以说方阵是古代一种适应各种情况的用兵方法,所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方阵是何人何时创造的,看法不尽一致。一说是黄帝时代产生的。据《李卫公问对》记载,方阵为黄帝创造。“黄帝兵法,世传握奇文”,“考其辞云:四为奇,四为正,余为握奇。奇,余零也。”这种“握奇阵”,实际上是将一支军队分为八个小方阵,四正四奇总为八阵,按井字形、环形配置,大将居中掌握,称为“握奇”。部队环卫前后左右,形成八个活动区。做到一处受敌,多方可救。“其形井字,开为九焉,五为阵法,四方闲地”。李靖(李卫公)认为,黄帝创立的这种方阵是阵的最初形式,诸葛亮的八阵图,就是这种八行方阵演变的。“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的“八阵”,实际是一阵。“天地风云”原本是旗幡之名:“龙虎鸟蛇”,原本是队伍之别。要不然打一次仗旗号帜别那么多,为何只有八种呢?

但是,有人认为上述这种方阵,来自黄帝最早所立的“丘井之法”(八家为井,十六井为丘),并没有用于战争实践。传说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今河北怀来县境)发生的战争,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教熊罴貔貅驱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文中所指的猛兽,实际上是以动物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并非真正的兽类。从记载实战情况看,并未列成方阵。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历代军事史分册)载,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蚩尤率领所属72族,利用浓雾天气围困黄帝族。黄帝族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鹘等为图腾的氏族,九战九不胜。后得到玄女族帮助,吹号角,击夔鼓,乘蚩尤迷惑、震慑之际,冲破迷雾重围,击败蚩尤。这一仗是否按黄帝创造的方阵列阵,还有待进一步考查。

另一说是周代时出现。据明代何良臣在《阵纪》中记载,传说中的方阵,是周代齐国的始祖吕尚(姜太公),改变黄帝的握奇阵,“画为九区,方诸井字,而作三才五行阵也”。何良臣认为,这种阵是按井字形画为九个方阵,前为天阵,后为地阵,左右为人阵,名为三才;按金木水火土结构,土居井字形中央,其他分居四角,称五行阵。三才、五行实为一阵,交战时可布奇兵,奇正能互相变化使用,出奇制胜,进退无常,变化多端。传说吕尚在辅佐武王灭商时,曾使用过此阵。一说是在灭商的战争中,逐渐创立的。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公元前11世纪),率兵车300 乘,虎贲3000人,开赴商郊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先列阵布兵,“阵师牧野”(陈与阵同义),后庄严誓师(史称“牧誓”),声讨商纣罪行,激励斗志,要求保持阵形严整,并令吕尚率一部精兵攻击商军,商军土崩瓦解,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方阵是在军队普遍使用金属兵器的春秋时期形成的。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的《孙膑兵法》记载,方阵是军队使用金属兵器作战的基本队形。其基本单位是各基层单位组成的小方阵,由这些小方阵组成大方阵,形状可方可长。排列方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后”。即中间兵力少。四周兵力多,机动部队位置靠后。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厚可以粉碎敌人,机动兵力靠后,可以灵活的使用。有人认为这种方阵,内外相维,四面如一,攻守结合,有正有奇,虚实并用,战车、步兵、骑兵都能使用。这时的方阵,已经是智谋与力量的结合,并进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方阵的产生并不是随着金属兵器的出现和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金属兵器较普遍的运用于战场,增强了战斗对抗的力度。虽然商和周时作战中已使用铜兵器,但到了春秋铜兵器在种类和形制上都有发展,出现了戈、矛合体的戟,戈身也改进为弧形,头部更尖,勾、啄的能力更强。当时战争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参战兵力越来越多,交战双方谁要想取得胜利,就要善于发挥或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样把军队集中起来排成一定阵式作战,就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方阵由此产生。二是人们对战斗实质是力量的对抗的认识逐渐深化,《孙武兵法》、《孙膑兵法》在这一时代产生,就可以证明。《六韬。均兵篇》载,不列阵的单个士兵,一名骑兵抵当不了一名步兵,但是若排列成阵式,则骑兵可与八倍数量的步兵抗衡。所以,有人认为“方阵”的出现,是兵法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是智慧第一次战胜蛮力的标志。它说明人们在作战中,只要发挥军队的整体作用,巧妙地组织力量,就能夺取战争的胜利。上述各种看法,虽然各有依据,各有各的道理,但方阵究竟始于何时,是黄帝、是周还是春秋?或者是哪位未被人们发现的将帅,还有待人们去发现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