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传说
- 游戏资讯
- 发布时间:2024-11-15 09:17:08
动物成精的传说比较多,有一位老家是郑母的,说述了这样的故事:
(一)貔猴子娶亲
关于貔猴子,据说是狸一类的动物,也有说是狐狸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香山一带还比较多,现在平常是见不到了,据说还有人见过呢。
相传,每年农历三月三晚上,从远处看,香山上灯火通明,一溜小灯笼晃晃悠悠往纪台一带飘去,有好事的前去查看,但见所有的貔猴子嘴中衔一火球状物体,排成一排,簇拥着一只可能是新郎官也可能是新娘子的貔猴子,前去迎亲或送亲。我老家郑母一带的老人都说是从远处亲眼见过。可惜,沧海桑田,世事轮转,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这种传说中的动物就越来越少,现在可能已经全部灭绝,它们到底是什么,再也没人知道了。
(二)貔猴子变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香山南坡一带大种棉花,到了摘棉花的季节,一些上了年纪的貔猴子会化作人形,帮人采摘。那个时代,人们起床干活一般比较早,现在的话也就凌晨三四点,天刚放亮,早起干活的有时会遇见个小老头,高及人腰,有时候遇见的还明显拖着条尾巴。它们也不说话,见人来了就一起帮着摘棉花,到天开始大亮,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它就会找个人问:你看我像人不像?心眼好的就会说像,它就无比高兴“好了,好了,练成了”,如果遇见坏心眼的就说“我看你是个貔猴子”,它就会一拍大腿“完了完了完了,百年道行,一事无成”。传说,这是貔猴子成精的考验,如果人认可它,它就可以位列仙班,成为野仙;如果人不认可,还得接着来。所以,帮人干活也是在讨好人,为的就是一句话。这小东西,在传说里也挺可爱的。
(三)貔猴子报仇1
相传,以前闵家庄一带有个农户,一天干活归来,在河道里捡了一只死了的貔猴子,可能是吃了药毒死了,也有可能是河道里发大水淹死的,反正怎么死的已经不可考。那个时代,肉在餐桌上很少见,农户捡到后就拿回家,扒了皮洗干净开煮。煮熟后一开锅臭不可闻,无奈只好端到地瓜地里倒了,当肥料。可当天晚上开始,邪事就来了,放在院子里的锅碗瓢盆,只要在院子里,无一例外,被院外飞来的砖头或石头一下砸破,奇准无比(别抬杠,那个时代没人用得起不锈钢的)。家里人一个接一个开始疯了,到了晚上就满院子大喊“我们家六代单传,就这么一个独苗,你们扒皮煮了不算,还给上了地瓜地”。无奈,只能找了明白人给说和,前前后后又上贡又烧纸,好一顿折腾才消停。看来长辈心疼晚辈,万物皆然,没折腾死这家人,只不过是那个小的不是死在他们手里,这么干也是心中郁闷,拿他们出出气罢了。
(四)貔猴子报仇2
塘坊石桥一带,是我奶奶的娘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奶奶家那边的一个老舅新买了一只老土炮,小年轻喜欢玩,老想着打个什么东西试试威力,村里村外人多,还有养的家禽家畜,不好下手,离那不远的香山自然就成了首选。这天天刚放亮,老舅带着土炮刚上山,不远处一只貔猴子不急不慢的走了过来,也不怕人,见了老舅人立而起,与人四目相对。老舅越想越生气:你一个**,见了人拿着枪不但不跑,还敢跟人瞪眼,不打你打谁?于是装药上弹,举枪瞄准。这一瞄准不要紧,差点把老舅吓尿了,瞄准的哪是貔猴子,分明是自己的老娘,把枪一放,再看就是貔猴子,再举枪还是老娘。老舅知道碰上硬茬了,这是有道行的,于是赶紧放下枪,转身便要下山离去。可那只貔猴子还不罢休,在身后不远不近的跟着,一只跟到老舅家胡同口方才不见了踪影。老舅回家大病一场,病好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只老土炮埋在了屋后,从此再不打猎。上苍有好生之德,人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枉造杀业,万物有灵,貔猴子吓唬人,即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劝人向善,如此看来,人有的时候还不如这些动物。
(五)貔猴子报仇3
既然有悬崖勒马的,就也有死不悔改的。解放前,黄楼东边刘家大路一带有个小青年,在郑母集上新购一枪,也就是个老土炮,购后立马直奔香山而去。上山不就即遇一只貔猴子,那青年二话不说,举枪瞄准,那貔猴子也不是善茬,不但不跑,反而人立而起,与人四目相对,。这次这只可能道行不够,没能化出人形,只能与人四目相对。那青年也不是吃素的,见他不跑便抠响了扳机。一声枪响过后,貔猴子不见了踪影,青年低头一看,老土炮已然炸膛,自己的右手五指齐根不见,四处搜寻一无所获,只能忍痛回家。这年过年,那青年去自家老坟上坟拜祭,但见祖坟前石贡桌上整整齐齐摆了五根手指,时间太长,已然成了白骨。好良言难劝该死鬼,人没了善念,貔猴子也就没留情面,五指连心,还与你祖,这只貔猴子也算是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