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荡秋千荡秋千风俗

荡秋千荡秋千风俗-第1张-游戏资讯-龙启科技

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在春节前几天就热闹起来了。妇女们忙碌着舂粑粑,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哈尼族的秋千高达十几公尺,男女老少都喜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穿着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展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秋千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取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初称之为“千秋”,传说起源于春秋时代的山戎民族。最初的秋千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齐桓公北征山戎时,将“千秋”带入中原,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后来,为避忌讳,将“千秋”倒转为“秋千”。随着时间的推移,秋千逐渐演化为两根绳子加踏板的形式。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

每年元宵节期间,武安、涉县、磁县一带的城乡群众有荡秋千的习惯。从正月初十开始,人们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锻炼身体和意志。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一些地方的群众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荡秋千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连那些不会走路的孩子和年过古稀的老人也要在别人的扶持下荡上几下。青少年男女和壮年人则更热衷于荡秋千。

荡秋千的少女们可以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高手,有时还会举行表演比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会受到乡邻的赞扬。荡秋千的日子里,也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朝鲜族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民间游戏。每逢节日聚会,人们便会看到成群结队的朝鲜族妇女,聚集在参天的大树下,或高耸的秋千架旁。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她们一会腾空而起,一会俯冲而下,尽情地欢乐,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朝鲜族妇女荡的秋千不仅高,而且很飘,有的秋千几乎都荡平了,真可谓是触目惊心。荡秋千比赛分为单人和双人两种。比赛优胜者的评比方法,有的是以树梢或树花为目标,看谁能咬到或踢到;有的是在高处挂一个铜铃,看谁能碰响。具体的比赛方法各地也不尽相同,但都以高度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

端午节荡秋千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端午节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和不尽相同的习俗。内容包括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等。秋千起源于古代,最早叫千秋,后为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深受人们特别是儿童的喜爱。

扩展资料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